close

與電影工業互利共生的踢拳大國

美國的踢拳發展之路其實和日本頗相似的,一樣都有一位學習傳統空手道的高手對於【寸止】的比賽規則滿足不了他們再武術上的造詣追求,開始追求【全接觸】的對打;而美國推展踢拳的先驅一定會談論到這位Joe Lewis,Joe Lewis是一位多方面的武術學習者,同時也和李小龍學習過截拳道,Joe Lewis推廣將空手道搬上擂台,競賽的規則結合了拳擊及空手道為主。並且禁止抱摔、膝肘及低踢(隨者年代改變規則有調整)當時在美國還沒有使用Kickboxing這個名稱,而是延續空手道的名稱加上規則上的調整產生新的競技方式,也因如此才會和日系踢拳如此不同;服裝方面美式踢拳穿的是長褲,業餘比賽會穿戴腳脛、腳背及頭盔。美式的踢拳相較其他的踢拳來說規則相對繁瑣,禁止的動作會比其他體系的踢拳還要多,但對於比賽的精采度也不會因此下降,少了貼身擒抱的摔法近身的拳擊組合重要性相對就會提升,比賽整體的節奏感會比較快速流暢。

美國的踢拳賽事經由運動頻道的轉播之下推廣相當迅速,搭上好萊鎢的動作片熱潮,許多賽事的冠軍都會受到電影製作人的青睞,開始在影視頻道中看見這些高手的身影,同時還為許多人打造了美好的功夫夢,1970年代是美國踢拳剛起步的時代但同時是美國武打電影蓬勃的年代。

美國踢拳名人暨動作明星

李小龍

李小龍對於武術的造詣以及功夫電影的貢獻絕對不是小編打打幾個字可以說完的,不如參考現今格鬥界名人怎如何說起這位功夫高手。

 

Joe-Lewis-Bruce-Lee-1.jpg

眾多UFC好手一致稱讚李小龍的武術造詣及對武術界的貢獻

 

 

 

 

 

查克羅禮士

查克羅禮士本身也是空手道的高手,蟬聯六次的世界冠軍,曾學習韓國版的空手道【唐手道】,並自創【春谷道】當中參雜了跆拳道、柔道、角力等.....。羅禮士與李小龍曾在電影【猛龍過江】有經典的對手戲,華麗的腿法讓劇中的李小龍吃盡苦頭。

chuck-norris1.jpg

在羅馬競技場與李小龍經典的對戰畫面堪稱經典之作

 

 

 

 

 

噴射機-班尼

想必愛看功夫片的大家對於這個臉孔應該不陌生,沒錯班尼在許多電影中出現過,特別是在【快餐車】中與成龍的精彩對打讓許多影名相當難忘班尼在職業踢拳賽事中有著63勝0負57KO的傲人成績,他驚人的360度跳後踢是他的招牌動作。

benny.jpg

噴射機- 班尼在港劇快餐車擔任重要的反派腳色

 

美式踢拳協會的沿革及變化

PKA(Professional  Karate Association)

下載.jpg

承上文提到的美式踢拳也跟隨者日本的踢拳發展的腳步,傳統空手道的學習者開始嘗試全接觸(KO)的比賽方式並開始研究制定一個公平的規則。而美國的踢拳發展剛開始也是於1970的零星賽事開始,直到1974 PKA由Mike Anderson與Don Quinn 與 Judy Quinn成立,也是美國第一個職業空手道聯盟。隔年因人事、財務種種因素Mike Anderson與Don Quinn 與 Judy Quinn拆夥,Mike Anderson並以一塊錢賣掉他持有的股份。PKA從1974~1985年間藉由ESPN的轉播下,對於日後空手道及踢拳的職業化影響甚鉅。此聯盟分裂後誕生了許多空手及踢拳聯盟,但壽命不長直到後面的WAKO及WKA誕生才加以整併。

WAKO(World Association of Kickboxing Organaizations)

wako.jpg

WAKO聯盟可以說是目前最大的業餘踢拳協會,也事目前台灣有加盟的世界性踢拳聯盟。MIKE Anderson離開PKA後又於隔年1976年創立了WMAA(World Martial Arts Association)當中名字更換了許多次,直到1977年與他柏林的朋友 Georg Brueckner共同推廣半接觸及全接觸的比賽。WAKO成立後MIKE Anderson被遴選為董事,歷任10年之久,而現今的資料上剛開始WAKO的全名並不是現在的World Association of Kickboxing Organaizations而是 World  All-Styles Karate Organization這可以看出早期的WAKO不僅在人士行政上有變動之外,競賽的規則也不斷的改變進步;從1978年以空手道世界錦標賽的名義舉辦半接觸及全接觸空手道賽事以來,參與的國家為18國及110位選手,經歷40年的努力推廣現在已經擁有122個會員國,並且被國際奧委會與體育主管部門承認。全世界目前有300萬人及一萬多個道館從事WAKO踢拳運動。

現在的WAKO比賽項目包含了擂台項目及地墊項目:

擂台項目:

全接觸踢拳道:可以KO、拳腿組合、掃腿、禁止膝、肘、低踢、擒抱與摔

低踢踢拳道:可以KO、拳腿組合、掃腿、低踢、禁止膝、肘

K1踢拳道:可以KO、拳腿組合、低踢、掃腿、有限度的膝、禁止肘

地墊項目:

半接觸踢拳道:和運動空手道規則雷同,但競賽中不行有喊聲,對於體勢、殘心的要求沒有太注重,產生得分行為會立刻暫停並判分。不可以KO、有控制的拳腿組合、可以掃腿、禁止膝、肘、低踢

輕接觸踢拳道:與全接觸的規則一樣,但不行KO以有控制的拳腿組合得分

輕踢踢拳道:與低踢規則一樣,但不行KO以有控制的拳腿組合得分

自由套拳:搭配音樂結合武器道具進行武術套路的表演

 

WKA(World Kickboxing and kickboxing Associationg)

 

wka.png

WKA可以說是跟WAKO系出同門,PKA分裂後創辦人Howard Hanson及他的學生Mike Stone 、Arnold Urquidez(噴射機賓尼的哥哥) ,一起創立World Karate Association世界空手道協會,也是現今WKA的前身。WKA與WKF相當容混淆,WKA推廣業餘及職業化的踢拳賽事,而WKF則是現在世界空手道聯盟,推廣的是運動空手道,比賽的模式是以得分打到收手的方式進行,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寸止】。

WKA的賽事中培養出許多知名的選手及武打明星,例如上述所提到的噴射機-班尼、希臘小光頭-麥克札姆比迪斯、K-1兩屆世界冠軍-安迪蘇瓦 、武打明星-尚克勞德范達美及周比利。一樣是推廣踢拳WAKO與WKA在賽事及規則方面有許多雷同之處,但影響的層面卻有不同之處,WAKO比較偏向業餘踢拳,但致力向全世界推廣,並且爭取前往奧運的可能;另外一方面WKN則比較傾向於走向職業化,並且成為動作演員重要的墊腳石之一。

WKA的比賽項目其實與WAKO大多相同,分為地墊、擂台以及音樂套拳,但在擂台的部分還多了泰拳規則及Glory規則。比較特別的是WKA也看見現在MMA的熱潮,其中的合作格鬥賽事為Stellar Fights。

 

結語

美國在踢拳的發展上幾乎是複製了日本的經驗,從發展踢拳的初衷,中間面臨協會分裂,最後邁向職業化。從這邊不難看出技擊運動高商業化的趨勢,將品牌賽事經營的好都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這也造成許多協會最後都會面臨到分家的問題,只要經營賽事理念不合就很有可能有管理者或單位董事自行跳出來創立新的協會聯盟。除了內部組織分裂的狀況外,對於技巧與觀賞性中間的權衡也直接影響賽事的可看度;例如早期的美式踢拳在擂台項目的部分主要是以Full contact的方式進行(不能低踢、膝撞、肘擊),以比賽節奏的角度來看節奏確實滿流暢激烈的,當然除了觀賞性的原因以外,美式踢拳從傳統日式空手道直接演變而來也成為了美式踢拳發展的原型。

美式踢拳到了80年代進入到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並且嘗試與其他立技格鬥交流,這時面臨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低踢】的使用成為了美式踢拳最大的課題,特別是遇上泰拳的選手,在規則可以使用低踢的情況下,美式踢拳的選手對於低踢的適應能力相較之下就遜色許多。參考1988年美國傳奇名將 Rick Roufus對上泰拳拳王 Changpuek Kiatsongrit的賽事,該賽事是可以使用【低踢】的,在影片中你可以發現Rick Roufus後半段的比賽中被對手用低踢踢到無法站立的情況,最終輸掉賽事(該賽事很可能成為影響美式踢拳新增Low Kick規則的前因)。美式踢拳經歷了泰拳低踢的厲害後許多賽事也設立了低踢規則為了就是要能與其他踢拳賽事互相抗衡,雖然如此還是難以抵擋踢拳潮流逐漸轉向亞洲的事實,直到90年代初期K-1崛起,亞洲踢拳再引起風潮。

Rick RoufusVS. Changpuek Kiatsongrit

雖然美式踢拳在世界踢拳界的影響力已經沒有像以往那麼大的影響力,但卻是一個很好的對練模式,對於無氧心肺的訓練以及拳擊技巧跟腳法的提升是很不錯的,少了擒抱及肘擊的動作選手就必須建立近身短打的能力,少了低踢的技巧選手就減少消磨戰的可能,你必須快速地尋找空檔得分進而找尋到擊倒的可能性。

現今的美式踢拳協會為了順應潮流,都增設了更多元的比賽項目,這也促成了從得分喊停的【寸止】到拳拳到肉的擊倒規則都可以看見,對於踢拳的推廣是相當有幫助的,同時也給了其他技擊運動的選手很好轉換的平台同時也是交流平台。例如運動空手道選手(WKF)、世界跆拳(WTF)就相當適合從半接觸項目開始;國際跆拳ITF適合輕接觸的連打規則,以上只是幾個顯而易見的例子。美式踢拳雖然在亞洲不是主流技擊項目,卻建立起很好的競賽系統。

 

參考資料:

WKN官網

WAKO官網

YOUTUBE影片

 

 

arrow
arrow

    r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